close

 

2017年11月台北真是星光熠熠

先有男高音考夫曼、男中音漢普森開唱

壓軸的則是當代花腔女高音丹姆勞獻藝

真是令樂迷興奮啊~~

 

黛安娜.丹姆勞 Diana Damrau

文 林伯杰

 

「十年舞台無人問,一Po YouTube天下知」,我們這個世代視覺至上的現象,不僅發生在流行音樂圈,同樣也反映在古典音樂領域。網路上,莫札特歌劇《魔笛》的詠嘆調「我心燃燒復仇火焰」影片不斷流傳或轉貼,夜后那凌厲的聲音攻勢如海嘯般一波一波湧出,高音盤旋似煙花綻放,至今已累計超過一千萬瀏覽人次,而演唱者正是德國女高音黛安娜.丹姆勞。

丹姆勞的夜后演出影片無疑地讓她的聲勢如虎添翼,同時也見證了她不愧是當今最卓越的聲樂名家之一。過往偉大的花腔女高音,諸如葛貝洛娃(Edita Gruberová)、波蒲(Lucia Popp),她們詮釋的夜后自然也為人稱頌,但總少了點「後母使壞」的況味。或許在丹姆勞之前,只有荷蘭女高音朵伊鄧肯(Cristina Deutekom)同樣擁有「潑婦罵街」的聲音穿透力,但算算那也是半世紀前的往事。


不過,丹姆勞只會唱夜后嗎?那未免太小看這位號稱「歌劇界的梅莉史翠普」了。樂迷會以好萊塢女王梅莉史翠普來形容丹姆勞,一方面是她們倆人外型酷似,另一方面也證明丹姆勞戲路寬廣且演技精湛,然而出道二十多年,丹姆勞今日成為歌劇界的首席名伶,不炒短線不走偏峰,他的演藝之路是一步一步踏實地走出來。

今年四十六歲的丹姆勞1971年出生於德國南方的金茨堡(Günzburg),幼時受到祖父母影響而喜歡歌唱,有意思的是,她對歌劇的第一次接觸,正是後來讓她走紅的《魔笛》。但丹姆勞看了一些歌劇演出,心裡總覺得怪怪的,「他們塊頭大、臉蛋不好看,聲音又抖到很不自然」,直到十二歲欣賞名導演柴菲雷利(Franco Zeffirelli)拍攝的威爾第《茶花女》,那精緻唯美的演繹手法,才讓年幼的丹姆勞真正愛上歌劇。

求學時期,丹姆勞曾因為聲帶水腫問題而調養長達一年半,薩爾茲堡音樂學院畢業後,1995年加入符茲堡(Würtzburg)的美茵弗蘭肯劇院(Mainfrankentheater),成為固定歌手班底,首次以《費加洛的婚禮》登台。丹姆勞後來回憶在這座規模較小劇院的歲月,既唱歌劇也得演輕歌劇和音樂劇,甚至還得跳佛朗明哥、爵士舞等等,奠立她除了歌藝之外的紮實演戲基礎。之後丹姆勞再到曼海姆(Mannheim)、法蘭克福的當地劇院擔任駐團聲樂家。

2002年起,丹姆勞離開德國劇院那種上班制度的環境,開始以自由身遊走各大劇院,此時,「夜后」就是一位花腔女高音最好的名片。2003年她以此角首次於倫敦皇家歌劇院登台,大放異彩,接著征服了薩爾茲堡音樂節、維也納國家歌劇院、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等,飾演超過十五個版本的夜后。一直唱到2007年,丹姆勞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《魔笛》,先演六場帕蜜娜公主,再演兩場夜后,隨之封箱夜后,創下了大都會有史以來歌手在同一製作演出不同角色的紀錄。

而在譽為歌劇聖地的米蘭史卡拉歌劇院,歷經多年整修後2004年重新開幕,複排搬演1778年劇院開幕的薩里耶利歌劇《歐羅巴的現身》(Europa riconosciuta),音樂總監慕提邀請丹姆勞飾演必須唱到高音G的歐羅巴,透過電視轉播,她立刻成為義大利注目的新焦點。此後諸如威爾第兩百年誕辰紀念的全新製作《茶花女》,或米蘭萬國博覽會的董尼采第《拉美默的露琪亞》,皆邀請丹姆勞擔綱演出,在在證明義大利人已對這位來自德國的女伶傾心臣服。

如同所有花腔女高音的聲音發展歷程,丹姆勞先以令人咋舌的花腔歌藝驚艷觀眾,轉向羅西尼、董尼采第、白利尼的美聲歌劇發展,再逐漸延伸至抒情女高音的角色,例如2005年她在史卡拉演唱《費加洛的婚禮》中俏女傭蘇珊娜,2016年則「升級」為伯爵夫人,至今丹姆勞已經詮釋過五十多個歌劇角色,除了德語及義語歌劇之外,同時亦開拓為數不少的法語歌劇。

浪漫時期的古諾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及《浮士德》、比才《採珠者》、馬斯奈《瑪儂》、奧芬巴哈《霍夫曼的故事》等法語歌劇,丹姆勞的詮釋已享有盛名,近來更致力於法式大歌劇(grand opéra)的復興。盛行於十九世紀的法式大歌劇會在今日式微,部分原因乃是找不到適合的女歌手,此類有別於義大利美聲唱法的傳統音域分類,通常得具備戲劇性的洪亮嗓音,又要能唱出靈活的華彩樂段,還必須達到次女高音的低音域,而丹姆勞的聲音特質竟全然符合法語大歌劇的嚴苛要求,從她最近發行的個人專輯【麥耶白爾大歌劇選粹】即可清楚驗證之。


2010年,丹姆勞與法國男中音尼可拉.泰斯特(Nicolas Testé)結婚,兩人生有二子。今年十一月,她們婦唱夫隨將首次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獻唱,攜手帶來多首義法歌劇的詠嘆調與二重唱,讓我們得以在丹姆勞演唱生涯最巔峰時刻,享受煙花美聲的絕代風華。

(原文刊自MUZIK古典樂刊)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Po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