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即將於2017/11/8於臺北國家音樂廳首次獻唱的男高音考夫曼

考夫曼 Jonas Kaufmann

文 / 林伯杰

 

自二十世紀三大男高音成為絕響後,誰能取而代之,長久成為古典樂壇最令人好奇也迫切期待的話題。近十多年來,阿藍尼亞、費亞松、弗列茲…等等優秀男高音陸續崛起,但似乎離鐵王座仍有些許差距,至今,真正摘下「男高音天王」封號者,是來自德國的喬納斯.考夫曼。

 

倫敦「標準晚報」曾如此形容考夫曼:有帕華洛帝的「完美高音」、卡列拉斯的「帥氣外型」、還有多明哥的「戲劇功力」,大致說明了考夫曼能在百家爭鳴之中獨佔鰲頭的原因。考夫曼除了是位歌壇本就稀少的戲劇男高音之外,再加上挺拔身形和俊帥臉龐,讓他無論是劇院票房或唱片銷量、歌劇演出或個人獨唱會,總是魅力橫掃全球的超能發電機。

今年四十八歲的考夫曼,1969年7月10日出生於德國慕尼黑,雙親從東德逃到慕尼黑定居,父親是保險業務員,母親則是幼稚園老師,家裡喜歡聽古典音樂,幼時的他是把鋼琴當做興趣來學習。七歲的考夫曼第一次看歌劇《蝴蝶夫人》,當他看到最後秋秋桑拿刀自裁死掉,下一秒居然可以活生生地跑出來謝幕,心裡著實驚訝又震撼,但也讓考夫曼愛上歌劇。

年少時參加過合唱團,卻未曾想過將歌唱當做事業,做保險的父親鼓勵他念數學,然而「我是行動派,討厭抽象的理論,我想做動腦和動體力的事」,於是考夫曼便轉到慕尼黑音樂與戲劇學院接受聲樂訓練。1994年在西南德的薩爾布魯根(Saarbrücken)國立歌劇院首次登台,以輕抒情男高音出道,如今我們很難想像,擁有雄渾音色的考夫曼,當年可是唱過《魔笛》的塔米諾王子、《塞維利亞的理髮師》的伯爵,甚至文藝復興時期的蒙台威爾第歌劇《尤利西斯歸鄉記》。

彼時的德國年輕男高音,多半崇尚前輩溫德利希(Fritz Wunderlich)那種輕柔嗓音路線,考夫曼在學校受的訓練亦如此,但很快就出了問題。曾經在演唱華格納樂劇《帕西法爾》第三幕的高潮時,考夫曼張了嘴突然發不出任何聲音,即使指揮暗示樂團再走一遍,但他卻只能呆站在舞台上,自己怎麼也無法想像才二十多歲即碰上聲音危機。

幸好透過同行介紹一位在德國退休的美國男中音羅德斯(Michael Rhodes),當他要考夫曼唱「ee」音時,立刻指出他的發聲法錯誤。那種清亮帶點震動的高音,對考夫曼來說,卻是不自然的發聲方式,他在羅德斯的調教下,找到「全新的唱歌方式」,雖然高音變得比較厚重暗沈,但這才是考夫曼真正的嗓音。

 

 

點開任督二脈後,考夫曼的歌劇角色大幅擴張。2001年起,他主要根據地是瑞士的蘇黎士歌劇院,並應邀於歐洲各劇院與音樂節演出,然而二十一世紀初的歌劇領域,仍籠罩在舊天王的餘暉中,考夫曼沒機會快速崛起,直到2006年才是事業大突破。這一年,考夫曼應邀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,和女高音喬琪歐(Angela Gheorghiu)同台演出《茶花女》,大為成功,揭開他璀璨的歌唱旅程。

緊接著考夫曼在倫敦皇家歌劇院演出《卡門》、於蘇黎士歌劇院擔綱《帕西法爾》,並與柏林愛樂演唱馬勒的《大地之歌》,短短半年之內從歐洲唱到日本、澳洲等十一個國家,全世界各大劇院瞬間張開手臂迎接他的時代來臨。不同於許多男高音謹慎地開拓戲碼,喜歡冒險的考夫曼似乎沒有脈絡可循,這週唱德語歌劇,下週演法語歌劇,隔月又唱義大利歌劇,至今累積了五十多齣戲碼,最新的角色是威爾第的《奧泰羅》。

儘管考夫曼自認和前輩柯瑞利(Franco Corelli)很像,皆為典型的英雄男高音,還有迷死人的帥氣長相,而且都是年近四十才走紅。不過較多人喜歡拿他與多明哥相比,特別是敢於多方嘗試新的歌劇角色,「我發現老是做同樣的事情很無趣,不只唱同樣的音樂也演同樣角色,到最後全都一陳不變。雖然詮釋新角色的確不容易,還要背很多歌詞,但我就是喜歡這樣。」

這就是我們這個世代的歌劇天王,當他張口就像是對觀眾掏心掏肺,更用精湛演技喚醒每個角色的靈魂,即使有樂評挑剔考夫曼的聲音不夠完美,但他總說:「我不尋求完美,我尋求熱情。」

 

(原文出自MNA Performance)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考夫曼 男高音 Kaufmann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