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可辛.凡格羅夫 Maxim Vengerov
文:林伯杰
曾經,他是以炫技聞名全球的耀眼明星,也是演出酬勞最高的音樂家,然而在2007年手臂受傷後,凡格羅夫中斷了小提琴演奏長達四年之久。如今,即使江山代有才人出,四十二歲的他重出江湖,依然是萬丈光芒的小提琴名家,更是歷經淬鍊的音樂大師,無負「百年得一見」之美譽。
凡格羅夫1974年8月20日出生於新西伯利亞(Novosibirsk),父親是當地愛樂樂團的雙簧管首席,母親則是歌手兼合唱指揮。凡格羅夫說自己最早聽到的音樂,「是當我還在媽媽子宮中,聽到大衛歐伊斯特拉夫最後演出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。」由於家庭背景,媽媽自然希望他能走向音樂這條路,不過若當個舉重選手亦無妨。某次,小凡格羅夫在音樂廳看了爸爸彩排後,「當父母問我想學什麼樂器,我毫不猶豫就選了小提琴,因為父親總是坐在最後面,我想學大家都可以看到我的樂器。」
媽媽帶著五歲的凡格羅夫,向蘇聯著名的小提琴教師圖爾查寧諾娃(Galina Tourkhaninova)拜師,當老師問他手有沒有力氣時,凡格羅夫居然一拳就打向老師肚子,「還好那天她心情好,收了我當學生」。在嚴格的訓練下,他很快展現了天份,身為蘇聯時代的音樂神童,七歲時舉家搬到莫斯科,成為赫赫有名提琴教育家布隆(Zakhar Bron)的弟子,布隆教授除了凡格羅夫之外,還教出雷賓(Vadim Repin)與樫本大進等高手。
十歲的凡格羅夫被政府派去波蘭,贏得韋尼奧夫斯基青少年大賽之冠軍,旋即灌錄首張唱片專輯,隔年於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賽擔任開幕演出,並應邀與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樂團及BBC愛樂同台演出。在青少年成長歲月,無論布隆搬到英國倫敦或德國呂貝克,媽媽總帶著凡格羅夫一起追隨教授繼續學琴,十六歲的他拿下頂尖的弗萊許(Carl Flesch)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,正式展開璀璨的獨奏生涯。
自九〇年代起,凡格羅夫以令人咋舌的演奏技巧迅速征服全世界,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。他與Teldec及EMI合作期間,錄製了許多暢銷專輯,最重要的里程碑是1994年發行的普羅高菲夫與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,由羅斯托波維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。凡格羅夫以凌厲弓法和超凡演繹,贏得了留聲機唱片大獎的「年度最佳唱片」與「年度最佳協奏曲專輯」,也入圍了兩項葛萊美獎。
挾著連連得獎的唱片錄音,還有場場爆滿的音樂會,「天之驕子」可以形容此時的凡格羅夫。二十三歲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任命為親善大使,是有史以來首位音樂家獲得此殊榮,三十一歲即為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的教授,身為猶太裔,他也在以色列創立「明日音樂家」(Musicians of Tomorrow)計畫,大力提攜後進。壯年有成,凡格羅夫從不故步自封,曾花費兩年精研巴洛克小提琴,甚至接觸中提琴、搖滾與爵士樂、乃至舞蹈,在他的紀錄片《夢想提琴家》(Living the Dream)中,可看見凡格羅夫回到故鄉大跳探戈的演出畫面。
在事業最巔峰之際,2007年初卻不慎在自家浴室摔倒,「手臂受傷這件事是我的音樂分水嶺。」凡格羅夫過去每年演出至少一百二十場,受傷後獨奏事業完全停頓,但他開始投入指揮領域。第一堂指揮課,是向他好友、鋼琴家兼指揮家帕比安(Vag Papian)學習,兩年後再向俄國指揮大師西蒙諾夫(Yuri Simonov)深研,2010年他應聘為瑞士施塔德(Gstaad)音樂節的首席指揮,「當指揮讓我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一首作品,過去我以自我為中心,現在看樂曲的角度更宏觀、也更全面。」
年少的亢龍,四年的潛龍,終究飛龍在天。2011年是關鍵的一年,凡格羅夫除了和歷史學家歐嘉(Olga Gringolts)結婚之外,重新以獨奏家之姿站上舞台。凡格羅夫回顧這段停機歲月,對他來說有著無窮盡的益處,畢竟三十五歲之前,他幾乎演奏過所有的小提琴名曲,如今透過指揮訓練挖掘更多音樂觀點,休息過後更能重燃演奏熱情,今日長弓在手,且教世人再識當代小提琴天王。
(凡神這骨架,不僅適合拉琴,往練武方向也能一個打十個!)
2016年凡格羅夫獨奏會演出曲目
一場宣告天王回朝的獨奏會,發生在2012年四月,凡格羅夫來到倫敦著名的威格摩爾音樂廳(Wigmore Hall),開出巴哈第二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,及貝多芬的《克羅采》小提琴奏鳴曲,贏得滿堂喝采。自此,各大音樂廳與樂團紛紛邀約,「凡格羅夫回來了!」而對台灣樂迷來說,2013年芝加哥交響樂團首次訪台,由於音樂總監慕提住院開刀不克前來,凡格羅夫以救火隊之姿,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,讓觀眾親眼目睹他當年風弛電掣的技巧之外,更聽得見過去少見的真摯情感。
2016年五月於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的獨奏會,凡格羅夫開出重量級曲單以饗樂迷,這是兼具高度炫技與濃烈情感的實力展現,一開場即是2012年威格摩爾音樂廳的同一曲目:巴哈第二號小提琴組曲(BWV1004)。對於早期以炫技聞名的凡格羅夫,巴哈始終不是他主要的詮釋曲目,然而復出後,選擇巴哈作品,證明凡格羅夫從明星邁向大師之路的鮮明印記。特別是最後樂章「夏康舞曲」,可說是挑戰演奏家藝術性格的經典,長達十五分鐘多達三十次的主題變奏,凡格羅夫將以大開大闔的氣度,呈現出巴哈樂音的壯麗景象。
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在凡格羅夫演藝生涯始終佔有一席之地,c小調第七號奏鳴曲雖然未被後人冠上副標,卻和《克羅采》與《春》同樣廣受喜愛。1802年貝多芬開始蒙受耳疾之苦,但也因磨難讓創作突破了傳統藩籬,這時期他完成了作品30的三首小提琴奏鳴曲,最重要的莫過於第七號,長達近半小時的四樂章結構完整織度緊密,第一樂章「燦爛的快板」和第二樂章「如歌的慢板」呈現強烈對比,第三樂章「詼諧曲」透過輕鬆質樸的旋律,讓小提琴得以展現層次,直到急版結束終樂章,凡格羅夫的詮釋有著前所未見的深邃效果。
浪漫時期作曲家法蘭克(César Franck)的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,是凡格羅夫復出後端出的大菜,這或許和近年來他結婚生子有關。1886年9月26日,三十一歲的比利時小提琴家易沙意(Eugène Ysaÿe)在婚禮當天,收到了六十三歲同鄉前輩法蘭克送來此曲作為結婚賀禮,欣喜之餘連忙排練,當晚婚禮即進行首演,之後也成為易沙意畢生最常演奏的曲目之一。
法蘭克一生僅寫這一首小提琴奏鳴曲,卻代表著法國美學的極致典範,更被認為是繼貝多芬之後最優秀的小提琴傑作。四個樂章都採用法蘭克擅長的「循環形式」,樂曲開始的主題動機,在各樂章以不同變化型態頻繁呈現,產生饒富趣味的對比,也達成整闕奏鳴曲的完整統一。
而易沙意除了是十九世紀名滿全球的演奏巨匠,亦寫了不少卓越的小提琴作品,例如晚年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,內容兼具豐富的旋律與複雜的技巧,分別題獻給同時代六位小提琴名家,如第一號《西格提》、第二號《提博》、第三號《安奈斯可》、第四號《克萊斯勒》、第五號《克里克波姆》。而第六號《基羅嘉》則是獻給西班牙小提琴基羅嘉(Manuel Quiroga),由於他是西班牙人,因此音樂採用哈巴奈拉舞曲風格。
愛爾蘭民謠《夏天的最後玫瑰》一直是許多作曲家最愛的名曲,從貝多芬、孟德爾頌、到布列頓都有膾炙人口的改編曲,然而最具演奏難度,乃是捷克小提琴家兼作曲家恩斯特(Heinrich Wilhelm Ernst)所寫的第六號練習曲《根據「夏天的最後玫瑰」的序曲、主題與變奏》。單純典雅的民謠旋律,恩斯特佐以複雜的複調作曲手法,進行旋律、和聲、節奏的各種變奏,演奏者更得驅使三度、六度、八度雙音,或撥弦頓弓、雙重琶音等等高難度技法,難度被視為遠超過帕格尼尼作品。
畢竟恩斯特當年正是看見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而有心效法,身為現代「小提琴之神」的凡格羅夫,獨奏會最後以帕格尼尼的《我心悸動》(I Palpiti)變奏曲作為壓軸。此曲原是羅西尼歌劇《唐克萊第》(Tancredi)的著名詠嘆調,羅西尼流暢優美的旋律搭上帕格尼尼的小提琴炫技,讓凡格羅夫的神乎奇技暢然流露。尤其他將以1727年史特拉瓦底里名琴「克羅采」,及海飛茲傳承下來的弓演出,讓台灣樂迷見證凡格羅夫再攀高峰的輝煌時刻。
(原刊登於牛耳Performance雜誌)
留言列表